闲话金瓶梅四十五:门前烟火,楼上花灯上

文化 2020-01-18 1个回答

闲话金瓶梅四十五:门前烟火,楼上花灯上

上回讲到,乔大户和西门庆阴差阳错结了亲家,西门庆单方面认为乔家只是有钱的普通人家,和自己门不当户不对,一开始还有些闷闷不乐,后来打听到乔家有一门做皇亲的乔五太太,听说了结亲的事,好不欢喜,到李瓶儿生日的时候也要来走走,甚至还已经送了礼物过来。西门庆知道乔家有个皇亲,家里又有堆积如山的礼物,心里的落差总算有个补偿,每日也开心起来了。

于是走来上房,与吴月娘、大妗子、李瓶儿商议怎么邀请乔大户一家,才算得体不失礼数。大妗子毕竟还是老姜够辣,立马就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请一个媒人,作为两家往来的中间人。中国古代,除了男女婚姻之间需要门当户对,媒妁之约之外,上流人家的礼仪往来,往往也少不了媒婆在中间进行调节。于是西门庆拍板决定就请冯妈妈来当这个中间人。冯妈妈对西门庆可谓是大有帮助,从之前帮忙介绍王六儿的女儿给翟管家做小妾,到后来撮合西门庆与王六儿厮混,都是冯妈妈一手完成的,可见在业务能力上是绝对让西门庆信得过的。除了业务能力强之外,西门庆选择冯妈妈也是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冯妈妈帮了他这么多,西门庆自然会照顾她的生意,当作对她的报答。

很快,西门庆就写了八个请体贴,央人请来冯妈妈,同玳安拿着帖盒儿到乔太太、乔五太太、尚举人等家里,请十五日来赴李瓶儿生日宴。同时,又让陈敬济和贲四穿着青衣在十四日送蒸酥点心、羹果食物,连同许多衣物、一对小金手镯、四个金宝石戒指等许多物品过去。在这里面有一个小细节,之前在西门庆送宋蕙莲布做衣服的时候就说过,古代的人穿衣服的颜色是和其身份地位有关联的,红色紫色是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穿的,其反色绿色青色则是身份地位较低,一般是下人穿的。陈敬济是西门庆的女婿,自古以来女婿为尊,西门庆让陈敬济穿着绿色衣服去送礼,很明显有失礼数。想当年,陈洪家还没有出事的时候,西门庆可是把“八十万禁军杨提督的亲家陈洪的儿子陈敬济”一直挂在嘴上啊,到处宣扬我上面有人。如今陈家落难,西门庆就把本应该为尊的女婿作为下人来使用,似乎有点缺德了。不过再细细一想,书中所描述的社会,本来就是一个缺乏人情味,一切都是金钱至上,一切为权力让道的社会。

李瓶儿生日一事,还引起了另外两个人的争斗。之前我们讲过,院中的李桂姐拜了吴月娘做干娘,此后就自觉身份地位升高,比自己的同僚吴银儿高一等,在酒会上坐在吴月娘旁边,对吴银儿颐指气使,甚至还要求吴银儿唱歌给吴月娘听,其实也就是唱给她自己听。这一系列举动可把吴银儿给气坏了。过后,应伯爵出了一个绝妙的对策给吴银儿来对付李桂姐,那就是让吴银儿拜李瓶儿为干娘,挫一挫李桂姐的锐气。于是借着李瓶儿生日这个绝佳的机会,吴银儿遵照先前应伯爵教的寻靠山,拿了四盒礼,两方销金汗巾,一双女鞋,送与李瓶儿上寿,顺便就拜了干女儿。吴银儿第二天才来,看见吴银儿早早就在这里,悄悄地问吴月娘,才知道吴银儿昨天就来了,而且还拜李瓶儿作干娘了。书中用“如此这般”别有深意,语气词“了”也用得微妙,一方面是指月娘说得详细,另一方面暗示月娘也有些不爽、嫉妒,意思是我刚收个干女儿,你李瓶儿也要收个干女儿,明摆着是与我对着干。李桂姐,听了表面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心里难受得很。从那之后,吴银儿和李桂姐两人的积怨是越来越深,两人之间甚至都不说话,暗暗地斗着法。

正月十四,被邀请的众位官太太们都准时来到西门府上,准备为李瓶儿庆贺生日,顺便一起过中国传统大节日元宵节。到这里,书中已经是第四次写到元宵节,佳节元宵,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题材,而作为中国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章回体小说,如此重大的节日更是不可或缺。

来参加聚会的都有谁呢?自然是有乔大户家的女眷,此外还有夏提刑的娘子,大家都是乘大轿而来,排军喝道,场面好不壮观。这次聚会的主角是各家的女眷,而西门庆作为唯一一个男郎,如果也参与到里面,似乎就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自己也算识趣,约了应伯爵、谢希大往狮子街的房子里去了。可能是早有策划,还带了一架烟火,还叫了个厨子,抬了两食盒下饭菜蔬,两坛金华酒去。男人的聚会怎么能少了弹唱的歌手,所以董娇儿、韩玉钏儿也应约而至。

反而是在邀请王六儿的时候出了点状况。本来已先使玳安到王六儿的狮子街新居去接,玳安也说得明白,“爹说请韩大婶那里晚夕看放烟火。”并找了借口,“因叫了两个唱的,没人陪他。”我猜测是女儿嫁得不错,又在县城最繁华地段有了别墅,王六儿就少了积极性,笑着找借口:“我羞刺刺,怎么好去的,你韩大叔知道不嗔?”在玳安看来,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也没必要装吧!两人正说着,就见韩道国回家了,印证玳安所言非虚,并表示西门庆也请了他,催促“你还不收拾哩!”王六儿又叮嘱韩道国道:“不知多咱才散,你到那里坐回就来罢,家里没人。”这番夫妻亲密让人惊悚,这是怎样的一个变态家庭夫妻关系,作者兰陵笑笑生写生活又是那么自然真实,洞察世道人心如此深刻、幽微,让人感叹。当代文学即使有人敢写这种另类现象,恐怕也通不过审查关,于是乎我们的社会与人性没有了阴暗,充满光明的正能量。

正是:万井人烟锦绣围,香车宝马闹如雷。鳌山耸出青云上,何处游人不看来?

闲话金瓶梅四十五:门前烟火,楼上花灯上

剩余:2000
上一页:诗‖四季因你
下一页:北漠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