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总结(2):书读十遍,其意自现

健康 2019-12-22 1个回答

年终总结(2):书读十遍,其意自现

关于读书,我一直有个误区,认为书读得越多,获得的收获越大,每年的年初,我总是以年读百本书为自己的读书计划。今年我虽然也列了书单,但不多,只想给自己一个自由和反思的时间。书单以哲学和历史为主,考虑到理解的难度,计划读50本,一年书没少读,书单虽未完成,但收获比往年还多。

读书一定要有数量,没有一定量的基础无法角触类旁通。读书可以杂,不要考虑有用没用,有时候读无用的书就像品不解渴的茶,是一种情趣,是生活的享受。但读书一定在要选择经典书目,上班族精力有限,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低质的阅读中。

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庄子的《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没有深厚的学识积累,也就无法输出有质量的文章。读书就像储蓄,书读得越多,利息也就越多,腹内空空,笔下怎会滔滔?

读书一定要有质量,深度读透一本书可能比浅表泛读十本书的效果还要好。《白鹿原》这本书,我第一遍读的时候觉得是本好书,但好在哪里,说不出来。读第二遍觉得它用白鹿两家两代人的经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觉得设计很巧妙。读第三遍才读出有普遍意义的人性,这种人性不因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至今还有现实意义。读到这时我才算读出点味道,在读懂读透的基础上,开始写书评,融合自己的观点写出了几篇优质书评,如“《白鹿原》之白孝文:十六年的正面教育,不及女人一次诱惑”在头条号上获得83万的阅读量,成了爆文。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透经典,一本书反复读,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学识,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是最快捷的通道。经典作品每读一遍都有新的理解,不同时期读它又有不同的感悟,好书经得起多遍读,有人一辈子读《红楼楼》都读不够,读成红学专家。可见读书既要读多,也要读精。

读书一定要做笔记,不用心地泛泛而读,大脑就像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阵尘埃飞 ,落定后没留半点痕迹。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句子加感想就是最好的消化,读完全书,把所有的感想整理成篇,就是一篇不错的读书心得。如果把同类的书籍做比较,或者同一作者不同文章的思想变化进行联想,就是书评。

书评是写作取之不尽的题材,也是消化吸收书本的最好途径,读书不动笔等于没读书,很可能读到后面忘了前面,就像跟团旅游,拍拍照就当游过,看到了什么全不记得。钱锺书的脑子号称百科全书,认为他是记忆超人,从他的读书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出,哪是什么超人,全是他平时用心读书,认真做笔记的成果。

读书是一辈子的书,掌握以上的三要素,才算是懂得读书。一是读得多,二是读得精,三是边读边做笔记。如此坚持下去,提高写作水平是水到渠成的事。

年终总结(2):书读十遍,其意自现

剩余:2000
上一页:盈盈一水间
下一页: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