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凉皮的遗憾

自然 2020-01-06 1个回答

一碗凉皮的遗憾

凉皮稀饭肉夹馍,这是被称为陕西料理的经典套餐,好吃实惠又接地气,因此深得人心。本土的“黑撒乐队”一首《陕西美食》中有句歌词这样写到:“KFC的汉堡 甭看价钱卖的美 一个腊汁肉夹馍就把你pk的找不见北。”这副套餐在民间的地位不言而喻。于我来说也是百吃不厌,即便吃过N次了,只要离开本土,总是怀念它的味道,纵然外省也有卖的,然,做工和味道相差十万八千里。

吃不到的永远是最香的,它在脑海里的味道也是最永恒、最美好的。幼时的那一次没能吃到,成为了心中长久地磨灭不去的遗憾,每每回想起来都唏嘘不已,哪怕后来能够天天吃,顿顿吃撑,却无法填满那一次腹饥感和对味觉的渴望。

过往的岁月多已模糊不清,但无论时间怎样久远,总有那么几件事、几个人使你记忆犹新。任凭日月更替以及生活节奏的繁忙,只要愿意回想,总能轻易浮现在脑海,就像起风了,叶随风摆一样,不受意志而波动。

二十多年前,大约九十年代中期吧,革旧换新的气象如春潮大地般席卷大江南北,蓄势待发的新生力迸发着势不可挡的锐劲。相比沿海城市,改革开放的脚步在华夏腹地显得略有迟缓,广大地区所谓的城市与乡村虽然两个概念,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区被砖瓦房和块状的农田包围着,甚至与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高楼交错着。身在城市圈里,时尔走在高端大气的城际中,数百步外又仿佛到了农村。

部分城市的发展理念和规模已初具现代化都市的轮廓,但不得不说,我们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从灾荒年代走过来的人仍把粮食看的和生命一样重要,他们把土地利用到极致,把粮食节约到极致,同时把身体的力量在庄稼地里挥洒到极致。好在吃饭终于不用计口下粮,每餐吃的饱饱的,却还时常有种不踏实的感觉——这日子能长久吗?现在看来,这些顾虑如同是不存在的问题,吃饱吃好太普通太容易了。但在当时却是天下万千个平凡的农民对未来最切实的考量,因为苦日子过怕了,以至于他们的精神面貌看起来普遍大于实际年龄。在我印象里,那时候年过五旬的人就被成为老者,脸颊上岁月的划痕格外显眼——属于时代的烙印。而今天,五六十岁的人绝大部分还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无论衣着谈吐,很难让人和“老人”二字联系在一起。

当时年幼,并没有现在这么多感慨,但那个画面在今天回想来却是深刻的。

我出生在90年代初,相比80后算是幸运的一代了,苦涩的岁月只抓住个尾巴,并无多少实际感受。吃、玩,占据了整个童年,各种零食玩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层出不穷的出现了,一个小玩具,一袋小零食,一款游戏的每一诞生都能引爆街头小巷。我们那个地方距离大城市较近,街上硬件玩具更新的还算及时,而电子玩具、游戏、动画等就和城里有所差距,往往一款时兴东西还未来得及流传城乡,新的又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真是一个神奇的年代啊!因为很多东西的出现具有跨时代意义——从0到1的突破,所以很容易被人铭记。现在的小孩无法体会到那种感觉了。毕竟从他们出生前该有的都有了,商场一角早早有了属于它们各自的位置。

基于这种背景下,对玩具的拥有和那些看着很新颖感觉应该很好吃的小零食,对童年的我们充满着巨大诱惑。奈何当时可支配的零用钱都在个位数以内,根本实现不了诸多愿望。常常给自己画一个很大的蛋糕:等我长大了有钱了,一定买很多很多巧克力、糖果,家里摆满各种饮料,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不再受大人们的管教。可真正长大了才发现能做的事情太少了,再也没有“怒指乾坤错”的豪迈。尽管囊中不再羞涩,但缺少了吃喝玩乐的兴致,快乐不再是单纯而简单的事。

那年也就4、5岁的样子吧,在城里开饭店的大姑生病住院,我妈带我去看望大姑,到那已经下午一两点了,午饭还没吃,肚子早都饿的咕咕叫。妈和姑姑寒暄了很久,已经下午三点多了,得知我还没吃饭,大姑让妈带我去北边一个农贸商场里逛逛,说那里有很多卖吃的,随后硬塞给我妈一卷钱专给我买吃的用。饿到路都不想走的我,还是拖着无力的小步子跟在我妈后面。反正不太远,回想来也就三四百米吧,但当时又困又饿的,感觉是很漫长一段路。“怎么还不到?”问了好几次。若不是脑海里想象着各种美食的画面,对我纯纯的诱惑,我真是一步也不想往前走了。

哇!终于到了,人好多,好繁华!这是当时的第一感受,也是我在那之前见到过的最大商场,密密麻麻全是人。瞬间我就来了精神。

商场呈u型,长度估摸着有两百米吧,从头走到里拐个弯从另一路出去。门口上方有一拱形地标牌,具体写什么早忘了(或是根本不认识那几个字,毕竟还没上学前班)。进出两条道直至u字拐角处全是卖吃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味,很多都没吃过也叫不上名字,恨不得从头吃个遍。只怪当时太饿了,看着脚尖碰脚跟的人头攒动,挤到里头太费劲了,索性就在街口吃点得了。街口处只有两家:一个卖凉皮肉夹馍的;一个卖饸络的。“妈,我要吃凉皮。”就在我理所应当的准备去凳子上坐下的时,我妈拉住我说:“这家在路口边灰尘大,咱往里面走走”。

“可是我很饿了,不想走了。”带着央求的口吻说道。

“走吧,里面卖凉皮的很多,找个干净点摊位吃。”说完她前面走着,我只好跟着,眼前密集的腿如移动的森林,遮挡我的所有视线,贴着一个个小吃摊位而过,眼神不舍的划过。真的好饿好饿,到底吃哪个?吃什么都行,先吃点最重要,干嘛非要一直走一直走。我有点绝望想着——

走到u型路的尽头,眼看就要开始往出走了,我再次提出:“就在这吃吧,已经最里面了,你说街口有灰尘不卫生,这里面应该可以了吧?” “这家看着也不卫生,再往外走走看。” 我开始愤怒了,饥饿伴随着生气、委屈、无奈、绝望,再到失望透顶,可还是再抱有最后一丝希望跟在后面走着。又是一个挨一个的小吃摊前走过,我不再说话了,透彻的坏情绪已经严重影响我对美食的欲望,又或者说我已经饿过头了,那种胃里难受的感觉即便吃进食物也不会再有满足感和幸福感可言了。

直至快到出口了,还是没有找到能让我妈理想的看似卫生一点的摊位,因为那个年代的小吃街不像今天这般有统一的规范,属于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类型。

如果说还是回到起点位置吃饭,那拖着疲惫又饥饿到无力的身子走了一个多小时,转这一大圈的意义是什么。最后一丝希望我自己掐灭了。“不吃了。我回了!” 越过我妈急步冲出人群,一个人独自穿越好几条街区而去。

在医院门口的花坛边坐着——沮丧又懊恼。约半个小时后,我看见我妈提着白色塑料袋里装的凉皮肉夹馍走过来,放在花坛的台阶上说:“赶紧吃吧。”遂把袋子打开,递给我一次性筷子。 此时我气遍全身,再是个啥我也不会吃的。当时就在想,小吃摊位不干净,坐在医院的门口就干净了?我甚至电影里面的情节——宁死不屈!没说话,也不接筷子,把头转向另一边。

因为在我看来,这本身是一件美好而令人快乐的事情,最后硬生生变得扭曲了,从开心雀跃、憧憬、期待、渴望,再到懊恼、失望、绝望,整个过程对身心的冲击,感觉每个细胞都被毒了个遍似的。不就是一碗凉皮嘛,折磨了一下午!4、5的年纪对快乐的理解和要求很简单,就是一件小事或着一道美味,仅此而已。

时至今日我依然想不明白当时母亲的做法究竟出于怎样一种考量,于情、于理、于其他的方面,都行不通啊。带着这种疑虑,几年我前试问了下当时她的想法,得到的答复是:“咦——啥时候的事,我咋一点印象都没有?”

oh my god!我彻底无语了……

可这件小事情让却我耿耿于怀二十多年,甚至每次想起还是为那次遗憾而怨,因为它的价值太小了,本来不应该发生的阿——

一碗凉皮的遗憾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