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

文化 2020-01-18 1个回答

“绿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

古人认为,青、赤、黄、黑、白五种颜色是天然存在的,也就是基本色,所以称之为五正色。而绿、红、碧、紫、骝黄五色是由五正色合成的,所以称之为五间色。而且,更进一步地,这两类颜色被划分为贵、贱两层,正色为尊为正统,间色为卑为非正统。

古代的衣服分衣和裳,上面所穿的叫衣,下面所穿的叫裳。一般而言,上衣穿正色,下衣穿间色。

绿色作为间色的一种,从先秦以来就是低贱之色,不被世人所认可。不过,正色、间色的贵贱之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元朝建立后明文规定,倡优、娼妓家男子必戴青巾,以作这类卑贱人家的标志。元代规定的是青巾,明朝却变成了绿巾,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青色、绿色本来有正色、间色之分,但随着统治者对青色的厌恶,以及青色、绿色的相近,所以绿色、青色逐渐被混淆,青巾、绿巾也跟着混为一谈。

因此,元初的赵孟頫在点评戏曲曲谱时就曾说道,“院本中有倡夫之词,名曰‘绿巾词’”。法律规定,绿头巾成为倡优和娼妓的行业标配,男子裹绿头巾,要么家里有人是娼妓,要么自己是从事音乐或戏曲的,无论哪一种都很低贱。

这是因为身份低贱,倡优的妻子大多是同行,即便不是,也常常会沦为歌伎,而女艺人的身份就注定了她们会经常被人玩弄。这对男倡优而言,当然是巨大的羞辱。所以,明代以后,便有人把妻子有奸情称之为给丈夫戴“绿头巾”,成了一种挖苦、嘲讽的俗语。

清朝入关以后,一般人不再裹头巾,改成了戴瓜皮帽子,这大概是由于男子的发型改成了辫子的缘故。虽然头巾没有了,但类似的行为没有断绝,所以人们又从“绿头巾”引申出“绿帽子”一词,借以表达同样的含义。

“绿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