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寂为何不道

生活 2019-12-22 1个回答

本寂为何不道

从缘荐得相应疾,就体消停得力迟。瞥起本来无处所,吾师暂说不思议。

这是曹山本寂禅师给他的弟子们的开示偈语,其实也是他自己的修行体会,更是对修行界内存在现象的如实陈述。

参禅以识得本心见得自性为宗为要,学人自然不能离开参究心性这个根本。心性虽然本空本寂,无形无相,“无物可比拟,让我如何说”。然而我们可以从心性的作用上去把捉体会,因为吃喝拉撒、扬眉瞬目,无不是心的作用,用心参究的学人,因缘成熟,见性就在缘起缘灭一瞬间。

一旦与心性相应,离缘得体,即如同站到了彼岸,回望此岸的一切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此色不异空,此色也是空,再也毫无疑问了。这是“从缘荐得相应疾”所说的情景。

我们的心虽然能知能觉,却本空本寂,并无一物可得,学人所识所见的空,往往是站在此岸望到的彼岸,并非本空本寂,仍有“空”之一物可得,此空不异色,此空也是色。终日念佛念咒打坐冥想做功夫,即所谓“就体消停”,“得力迟”是难免的,因为学人不知道,自己的心性不是念佛念咒念来的,更不是做功夫做来的,心外求法,不免会多走一些弯路。

"瞥起本来无处所,吾师暂说不思议。”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却又不为时空所拘,即使你识得了,见着了,也是一说就错,动念即乖的玩意,因此,本师释迦牟尼也没有办法,不得不方便说,它不可思议。

百度曹山悟道因缘,都语焉不详,“洞山问。阇黎名甚么。师曰。本寂。山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山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洞山深器。自此入室。盘桓数载。乃辞去。

从这问答里可以看出,曹山本寂到洞山禅师处学习前,已经明了心性。

问,你叫什么?答,本寂。

问,说说比本寂更高的境界。答,不能说。

问,为什么不说?答,能说就不是本寂了。

本寂,可以说是个境界,也可以指非境界之境界,即本来面目,从以上的问答勘验可以看出,曹山无疑已是后者。

曹山在洞山处逗留几年,期间不违如愚,让自己脚跟落地,站得更稳,也是难得。

洞山遂密授洞上宗旨。复问云。子向甚么处去。师云。不变异处去。洞山云。不变异处。岂有去耶。师曰。去亦不变异。遂往曹溪。礼祖塔。”

不变异处即是本寂处,这里没有来也没有去,所以洞山问,不变异处,岂有去耶?答,去亦不变异。逻辑上讲,问的在理,而曹山的回答,看似狡辩,实则道出了心性的实相,即不变异是心性的体性,而来去的变异,则是心性的作用,不变异的空、静相与变异的色、动相,同时存在,曹山深谙动静本一色空不二之道。

不二,实证就是不昧两边,不着两边。不着两边,即是中道。在此摘取曹山两个故事,以供品赏。

僧问:学人通身是病,请师医。师曰:不医。曰:为甚么不医?师曰: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病与不病是两边,嫌病爱不病都是病,两边都不着,就是了,所以不治,治即落在一边。

你还不明白,就再和你说说,不给你治,就是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得。逼你到没有生死、无所得处看看。

问:沙门岂不是具大慈悲底人?师曰:是。曰:忽遇六贼来时如何?师曰:亦须具大慈大悲。曰:如何具大慈悲?曰:一剑挥尽。曰:尽后如何?曰:始得和同。

具有大慈悲的人,一定是心不着两边的人,对魔与佛、烦恼与菩提,会平等对待,没有分别。如何做到?魔来斩魔,佛来斩佛,魔佛都斩尽,当下就是没有魔没有佛,没有是非善恶的清净心,此心所展现的平等一如,才是真慈悲。

本寂为何不道

剩余:2000
上一页:出行即修行
下一页:送教路上